[苍梧晚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准医学生带着战“疫”一线感谢信来报到

发布时间: 2021-10-12      访问次数: 2877

本报讯(记者 梁红燕 通讯员 孙一文 王雪晴 马丹妮 王思颖)10月9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迎来1877名2021级新生。报到当天,院长张前德来到学生宿舍查看新生住宿情况。身高2米的2021级影像2班的周杰同学收到了特殊的开学礼物,学院为他专门定制了加长版大床。2021级预防6班的李颖同学带着报到前夕收到的来自家乡战疫一线的表扬信开启医学生生涯。院领导、新生辅导员还为报到当天过生日的7名新同学送上生日祝福。10月10日上午,学院将为新生免费进行核酸检测。

花式迎新,新生你好

10月9日上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行政楼门前广场,火红的标语横幅飘扬,迎新的帐篷一字排开,各学部、部门负责人500余名师生党员突击队、志愿者参与迎新工作。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学院迎新工作以安全有序、简化流程、精准服务为原则,推出多项人性化举措。充分运用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化迎接新生。在新生入校前,即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入学须知、注意事项、交通指南等。新生报到入口绿色通道处,开展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宣传工作。设置了新生报到注册处、行李服务点等,教职工党员突击队、志愿者为学生搬运行李,学生志愿者引导报到注册手续,让家长放心。

在迎新现场每个院系都精心设计了别具一格的迎新点。临床医学部在现场用人体解剖内脏模型和大家做游戏,互动中让新生对解剖学有初步认识。护理学部为每一位新生准备了专属护士怀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部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的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制作成答题游戏,让新生在报到时进一步了解我们党的发展历程。理学部、外国语学部通过神舟十二号、机器人、星球等元素,紧系当下时事,勉励新生传承中国航天精神。医学技术学部为大家准备了定制口罩,上面印有“believe in yourself”,每位新生还收到专属笔记本,扉页有手写的新生姓名。

16名新生和“康”“达”同名

今年,共有1877名新生加入康达学院大家庭。护理学专业人数仍然领先,达到400人。新增临床医学(急诊医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两大专业。新同学来自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84位新同学来自14个少数民族。学院男女比例为59.83%:40.17%,有1123位女生和754位男生。英语专业的男女比例为1:6.7,医学影响技术专业男女比例最均衡,为1:1。

年龄最小的同学入学时仅15岁,有7位同学在开学报到当天过生日。名字中有“康”“达”的同学共有16名,他们都和学校缘分不浅。

青春奔赴,医者初心

报到前夕,医学技术学部辅导员葛余峰通过系部官方QQ群在线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周杰同学(21级影像2班)提出自己身高2米,担心自己睡普通的床铺就寝可能受影响。葛老师主动联系周杰了解情况。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学生工作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的共同协助下,在开学前为周杰定制了特殊床位。

也是在开学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部的李颖同学(21级预防6班)收到了来自家乡扬州的表扬信。原来,在扬州发生疫情后,作为准医学生的李颖利用暑假时间,主动向社区报名参与当地志愿服务。“我很高兴能在这个时候为家乡尽一份力。我想成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来自镇江的王可盈同学(21级检验)来自医学世家,父亲、母亲、外公都从事医疗相关工作。她从小便确立自己以后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大学生活还没有拉开帷幕,他们的心里早已埋下了一颗种子。